第47章 第四十七章红楼47(1 / 2)

这次林黛玉在郡主府住的时间长些,一门心思和诚哥儿比试着进度,就完全忽略了外界的消息。

直到她接到拜帖,说是王熙凤想带着三春薛宝钗史湘云过来拜访她。

林黛玉不明所以,歪头想了半天也不明白她们的用意。

她本就是过来做客的,怎么好端端特意来郡主府拜访她,等她回去不好吗

难道是琏嫂子特意过来接她的也不像啊,要是接她来的,那就应该一个人来。

实在想不通,不过帖子都送过来了,林黛玉也不好说不叫来,就问了桑语。

桑语知道了时间,笑着抱歉,“那天正好富阳公主有请,我无法留下待客了,玉儿自行招待琏奶奶她们可好”

林黛玉迟疑了一下,还是答应下来。

桑语吩咐安排酒席,务必让她们玩的尽心。

其实她也想见见宝钗等人的,这不是赶巧了嘛,平时没事她也不会特意和贾家扯上关系。

算了,见不到就见不到吧,反正以后有机会。

这次富阳公主宴客,不为别的,居然是为了选秀的事。

桑语奇怪,选秀不是一向是由宫里主持,内廷承办嘛,怎么富阳公主还插了一手

等去了之后才知道,来的都是宗室里有地位的亲王妃和公主们,她是个例外,因为她不是皇家血脉,又是郡王,但她是未来瑞王妃。

而这次宴会,也是互相通个气,以便应对未来会找关系上门的人。

这都是老传统了,每到选秀,那些有关系的人家都会想尽了办法找亲朋好友走门路,或者想要自家闺女中选的,或者想要落选的,亦或者他们和哪家宗室看对了眼,想选秀后赐婚的,各式各样,不一而足。

富阳公主是新帝的姐姐,今年的选秀前的人情往来都得到她这里汇总。

“我这边有一份名单,这是必定要入宫的,你们都看一下,心里有数即可。然后要是有谁找到你们,看是想入选,还是落选,你们愿意帮忙的,可以记下,我一并呈给娘娘。”富阳公主办事干脆,也不多话,直接拿出了宫里给的名单。

桑语瞄了一眼,发现都是关键位置官员的女儿侄女孙女,他们得入宫加强皇帝和臣子的联系。

除此之外,剩下的秀女会宽松很多,要是家里不想叫选上,找找关系往这边透个风声,到时候复选会刷下来。

要是有那心存大志,有心想要搏一搏的,也可以禀明态度,到时候皇上和皇后会选看的顺眼的入宫。

桑语没想到本朝的选秀还有这一茬,真是大开眼见。

不过她觉得这和她关系不大,毕竟她还是未嫁入皇家的姑娘,再怎么找关系也找不到她身上来,就坐在一边不说话。

几位王妃和公主商量了一下,讨论出了一个章程,然后说起别的事。

“宫中女官也该选了吧”其中一位王妃端起茶杯道。

“算算时间也就是下个月的事了,主位娘娘身边还没有配齐女官,之前又放出去一批,人手不够用,估计会在选秀前就把这事搞定。”富阳公主道。

“说到这个,今年会不会采选公主和郡主的伴读”其中一位有女儿的王妃道。

往年有这个传统,采选女官的时候,会选那些才貌俱佳的女子入宫,作为公主郡主们的伴读。

这对一些家世地位低的姑娘来说,是很好的出路。

跟着公主郡主在宫里读书几年,不仅学识礼仪是一等一的,就是交际圈也扩展到公主那个层面了。

很多官员家会求娶这样的姑娘,即便她们家世不行,但凭借她们自身能力,和掌握的人脉关系,也绝对是很好的贤内助,比普通官员的嫡女强多了。

“会有,不过皇上只有两位公主,采选女官是大头,陪读顶多也就八位,对了,皇后说了,就不叫郡主们入宫读书了,让各家自行教导即可。也免得骨肉分离,你们也知道,郡主每次进宫,就只能一月出来一回,时间太久了些。”富阳公主道。

那王妃叹息一声,“我是愿意叫我家女儿进宫的,放在家里我不忍心责罚,宫里更严格些。”

“你啊,何必操心这个,你女儿都是郡主了,一辈子有保障,放宽心些有什么不好。”富阳公主无语,皇家的女儿都这么荣养了,有必要非得成为才女吗

不过她也理解,这位王妃当初就是因为才华过人,被选中为公主的陪读,然后劝解公主有成,被当时的皇后认为是难得的贤良人,就赐婚给了信王。

辉王这人是个大大的纨绔,平日里捉鸡斗狗,没个正行,家里父母又去世的早,没人管束越发不成样子。

皇后就想着,赐一个贤良的王妃给他,好歹劝诫一点。

信王妃是因此得了益处,认识到才女名声的好处,也想要女儿变成那样,岂不知她的女儿是郡主,只要不犯大错,一辈子就安安稳稳的,富贵无忧,又何必折腾着学这个学那个。

而且不是富阳公主看不起人,实在是她女儿估计是继承了父亲的脑子,没有读书的天分,管得再严也成不了才女的。

众人商量完,又在公主府用过饭,再一起赏了景喝了茶,半下午的时候才打道回府。

等她进了郡主府,从张嬷嬷嘴里知道客人都离开了,一切正常,客人玩的极好。

另外林黛玉找她,好像是有什么事。

桑语换下外出的衣衫,穿上舒适的夹衫,让人请了林黛玉过来。

林黛玉来的时候,面上还带着一丝迟疑,是那种从不求人的人,突然要开口求人的模样。

桑语一眼就看出来了,也不为难她,打发走下人,直接道,“有什么事,你直说就是。”

林黛玉抿抿嘴,喝了一口茶让自己的嗓子润了润才迟疑道,“是宝姐姐的事。”

桑语恍然想起来,薛家进京其中一个理由就是送薛宝钗入宫采选。

书里说,宫里降下不世出之隆恩,除选嫔妃外,还在世宦名家选有才之女入宫,当公主郡主的陪读,充做才人赞善之职。

这是正经的女官职位,正五品,并不是后宫嫔妃,信王妃就曾是才人。

只不过原本书里是为公主郡主选陪读,然后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只选公主陪读了。

宫里就两位公主,最多选八人,估计是薛宝钗的条件不够好,被刷下来了。

果然,林黛玉开口道,“宝姐姐有青云之志,也想通过自己的本事,帮衬家里,就报了采选,奈何因为他哥哥的事没了机会。我见宝姐姐郁郁寡欢,就想着能帮她一帮,当然要是姐姐这里不方便,就当我没说过。”

林黛玉相当的难为情,但今日宝姐姐拉着她,言词恳切,语气里全是对母亲和哥哥的担忧,她实在不忍心见宝姐姐如此难过,这才厚脸皮求到桑语这里。

桑语想了想,“这事我知道,但我做不了主,正好明日是进宫的日子,我会帮着问一问皇后娘娘。”

林黛玉闻言,欢喜起来,“谢谢桑姐姐。”

“没事,这都是小事,况且我也不敢打包票,毕竟最后怎样,还得由娘娘决定。”桑语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

其实她也想知道,如果薛宝钗真的入选了,能做到哪一步

话说每个红楼迷都挺遗憾林黛玉不能和贾宝玉在一起,薛宝钗不能入选的吧

桑语不觉得贾宝玉是个好选择,但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好姑娘,或者说红楼里的姑娘们都好,只是命运如此,她们作为这个时代不能自主的姑娘,只能随着贾府的败落而沉沦。

桑语不是圣母,也没心思拯救这个帮助那个,她只是好奇,想看看她们有了别的选择,会变成什么样儿。

第日进宫的时候,桑语就提到了这件事,同时也夸了薛宝钗几句,“虽说她哥哥是个不得体的,但她确实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姑娘,行为豁达,随分从时。”

皇后有点惊讶,“还是第一次听你这么夸赞一个人。”

两人相处时间多了,也渐渐了解了对方的性格,桑语不是一个愿意管闲事的人,很明显,薛家和她一点关系都没有,而她却愿意帮忙,除了是林姑娘请求的,应该也有她确实认同薛宝钗这个人。

桑语眨眨眼,怎么说呢,看红楼的人很容易分成两派,喜欢林黛玉和喜欢薛宝钗。

林黛玉那样琉璃一般剔透的人,谁不当女神看待,就是她是个女人也一样。但

薛宝钗那种偏世情的美,更符合现代女性想要的特质,有上进心,有小心机,但并不坏,甚至愿意处处关照他人。

总的来说,和这样的相处没负担,不用操心她的事,她能反过来照顾你。

“也不是,”桑语暗示的道,“薛家家缠万贯,与其被薛大傻子祸祸,不如给妹妹买个前程。”

目前薛家刚进京,家产百万,可过段时间就不一定了,薛大傻子是真的能败光。

而且他身上还有一桩人命官司,书里最后的结局是他入狱又出来,带着薛姨妈和香菱一起生活。

既然钱早晚会没的,那不如现在就献上来,给自己摆平那件官司,顺便给薛宝钗换个不一样的结局。

现在朝廷要用钱的地方很多,百万可不是小数目。

皇后呆了一呆,“这个要禀告给皇上。”

桑语点点头,没有再劝,而是聊起了家常。

几日后,桑语就听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薛家从贾家搬了出来,搬去了外城一处不起眼的宅子。

要知道薛家在京城的几处住宅,就属这里最小最破败了,虽也是个三进院,但对于挥金如土的薛家来说,简直穷酸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