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神住的地方(1 / 2)

一切都是崔伟计划好的,

玉器换物资,物资再通过马道送往腾冲,

另一边在上海的帐目,就用“伪钞”填补。

这“伪钞”其实已不是“伪钞”,

它已经通过购买美金债券“洗白”变成“真钞”了。

将来木村增太郎要是问,

“玉器卖出去了吗?”

“卖出去了,多少多少帐本上记得清清楚楚!”

“换来的物资在哪呢?”

“就地卖给百姓换成钱了,一分一毫明明白白!”

“钱在哪呢?”

“都在这呢!”

一皮箱一皮箱的打了开来全是真钞亮在木村面前,

一分不少真真切切,你还能怀疑我啥?

崔伟赶到八莫后,没费多少力气就恢复了玉石工厂的生产,

厂房机器是现成的,

鬼子直接将它们交到崔伟手里,连成本都不要。

工人从缅国百姓中召,

缅国多年来一直在从事玉器生意,百姓中不缺与玉器相关的手艺人,

从开采、加工到包装,甚至是销售,全部工人齐全。

管理方面,崔伟让波拉瓦派一个亲信来,

毕竟这是缅国,工人大多是缅人,

让缅人尤其是游击队来管理更方便。

崔伟自己负责战略方向以及往来奔走打开市场,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跑业务!

前后不过一周时间,工厂就走上正轨,

不久第一批物资就组织起来秘密从马道发往腾冲。

恰在这时崔伟接到一封来自重庆的电报,

“工厂暂交他人负责,你即刻前往阿三境内的蓝姆伽受训!”

崔伟皱了下眉头,

我还要受训?

我去训练别人还差不多!

这里头肯定有什么猫腻,或者是在电台里不便细说直接找了个借口。

崔伟没有冲疑,

他把厂里的活交待了下,

就以谈生意为由揣上特别通行证从走私路线风风仆仆的赶往蓝姆伽。

蓝姆伽在阿三语的意思是“神住的地方”,

如果不是电报里指出详细位置,

崔伟根本找不到的,就算问路也没用。

因为,

在阿三境内被称作“神住的地方”有几十甚至上百处,

甚至有可能是某人的后院,

它们都叫蓝姆伽!

崔伟只能自食其力,

费力的在山路间兜兜转转几经周折,

其间还坐了一段驴车,

终於赶到了这个远征军集中地。

入眼一片荒凉,

地面因为干旱裂开了一道道裂纹,像一张张老人的脸,

植物清一色的烤黄烟叶,连树都没几棵。

崔伟猜,

阿三所理解的“神住的地方”应该跟夏国人不一样。

夏国说的“神住的地方”,是神才会住的地方,

阿三说的“神住的地方”,是神才会住的地方。

顶着头顶的烈日拐过一座光秃秃的小山,

前方一道道铁丝网围着一座巨大的军营,

崔伟知道自己到了,他神往的地方!

这时崔伟犹豫了,

他看了看自己一身便装,兜里又没有军官证,

再看看军营门口站着的警卫,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才好。

忽然身后传来一声惊叫,

“师傅,真的是你!”

“少校,穿上便装差点认不出来……”

喊话的正是周东风和杨力,

阿三的五月太阳已经很晒人,他们躲在亭子里一边纳凉一边等人,

由於崔伟身着便装他们一时竟没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