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些问题,郑军的头如丧考妣的垂了下去,好一会才重新抬起头回答问题:“孙警官,我做过牢。”
孙洋点头,这他知道,在犯罪记录上看到了,除了被拘留过十六次,哦,现在是十七次了之外,郑军还有一次坐牢一年的案底。罪名是故意伤人,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出狱之后就开始走上了偷了拘,拘了偷的生涯。
郑军开始说起了自己两年前为什么坐牢,郑军家穷,父母也去的早,他一直靠着家里的十亩地过日子,养活自己也算绰绰有余,到了三十多岁才娶上媳妇,宝贝的不得了,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疼媳妇。
可令郑军没有想到,他都这么疼老婆了,他老婆居然还背着他和其他男人好上了,给他戴了一顶绿帽子。郑军知道之后连杀人的心都有了,提着刀就把那男人给砍了,倒也没有砍成重伤,但也是犯了刑事,被判了一年刑。
郑军坐牢之后没多久,他老婆就要跟他离婚,他当时心灰意冷,没有多想就同意离婚了。他老婆净身出户,什么都没要就走了。
但郑军出狱之后才知道,他老婆在离婚前就把家里的十亩地租给了一个瓜果种植商,离婚的时候就卷走了所有租金。
他也找种植商商量过,想把地要回来,但白纸黑字的租地合同写的清清楚楚,承租时间三年,人家一把付了三年的租金,这才一年就要收回去,不仅要退还三年的租金,还要赔偿三倍的违约金。
郑军身无分文,哪有钱退还租金和违约金,于是只能把地继续给别人种。至于他老婆,早就卷着钱跑的没影了。
后来他也想过找工作,可人家一去查他的案底就知道他是刑满释放人员,怎么也不敢录用他。渐渐地他就开始偷了,也不敢偷大的,因为偷大的还得进去坐牢。偷的次数多了,更找不到工作了,谁敢录用一个小偷当员工,不怕自己店里丢东西吗?长此以往,郑军也就破罐子破摔,再没有想过去找工作了。
听完郑军的自述后,孙洋心里多少是有些百感交集的感慨的,郑军的命运无疑是可怜的,也是可悲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刑满释放人员如何重新在社会立足?
他记得看到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太多出狱之后的人受到过社会的歧视,甚至排挤。老百姓们害怕他们,畏惧他们,更不认为他们能够改邪归正,总认为他们还会再次犯罪。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造成了太多刑满释放人员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也像郑军一样,反正已经被认为是那种人了,那就破罐子破摔吧。
像郑军这样只敢偷鸡摸狗,不敢大偷大抢的人对社会造成的二次伤害还是微乎其微的,可那些杀人犯就不一定了,在社会的歧视和排挤下,心理长期压抑,崩溃后再次杀人的机率非常大。
饶是郑军,又有谁敢保证他将来有一天不会干一票大的,来一个入室盗窃或者抢劫,甚至在盗窃和抢劫的过程中失手杀人?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都关注的隐患和问题,当然孙洋现在做不到关爱所有刑满释放人员,可眼前的这一个,他不得不重点关注,防微杜渐。
红烧牛肉面上来之后,孙洋示意郑军边吃边说,郑军大概是饿坏了,也没客气,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像是吃到了什么人间美味,一脸满足。
孙洋反而胃口缺缺了,没怎么动筷子,而是问道:“如果你有一份工作,或者有钱生活了,你还会偷吗?”
“那谁还会偷啊,要不是实在没钱吃饭了,谁乐意进拘留所,再有免费的吃喝,那也不是个好地方啊。”郑军立刻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