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页(1 / 2)

范妃娘临盆在即,曾子骞不敢远走,这一趟是让何长史带队进京。

他自己这会儿送举子出城,不过说是送举子,却是陪沈烈在队首边走边说话,还递了张名帖给沈烈。

“进京先往我家里去一趟,春闱在二月,还有好些时候做准备的,让我祖父给你开开小课,我祖父知道你的。不用不好意思去,只叫弟妹多做些她拿手的吃食,我祖父保管乐得你每天过府。”

老爷子上次听陛下说让桑萝进京,那是盹都不打了,在朝上还装着点,下朝问他的第一句话是:“给我捎大兴庄特产回来没?”

沈烈笑着拱手相谢。

队伍后边一点,范妃娘挺着个挺大的肚子也来送行,挽着桑萝好生不舍:“你先进京去,我这大着肚子是不方便去哪了,我家三郎明年应该能回京,届时咱们还能在一处热闹,还能叫你看看我家珩儿。”

桑萝这一进京,沈烈是留京没跑的,皇帝不可能放人外任。

曾三郎嘛,托桑萝的福,这几年颇有建树,明年有望回京,他们夫妇二人若回京,在太原老家的长子自然也会接过来。

桑萝早从范妃娘口中听过不知多少次珩儿了,笑着道:“那可好,我就在京中等你了,城外人多,你与锺嬷嬷这便先回去吧。”

没让范妃娘再送。

……

歙州城外,眼下确实聚了不少人,许多听说桑萝今天走的乡民都放下手中活计聚到了城门外的官道两旁了,来给桑萝送行的。

要说歙州乡民最大的运气是什么,一是有位好父母官,二是与桑萝为邻。

桑萝推广的各种法子,他们都是最先受益的,而这些乡民中,更不乏当年在深山里就得桑萝教的本事和大兴庄帮扶才活下来的。

送行的队伍极为壮观。

陈大山、许文庆和沈金一帮人便是这时堪堪赶了回来,沈安远远看到,激动得差点跳了起来,遥遥招手:“小金,这里!”

后边跟着的就是沈银的声音:“哥,这边,这边!”

沈金是奔过来的:“大哥大嫂,小安,阿宁,我们路上遇事耽搁了,我差点以为赶不上了。”

这几年早成长了起来的小金,看着沈家两辆马车都装备好了,却是一下子湿了眼。

沈烈拍拍沈金脑袋:“好好照顾自己和小银小铁,商道走通,早日往长安来。”

沈金点头:“会的,明年,明年我就能带小铁去看你们。”

阿窈和谦宝现在已经会走路了,看到沈金也知道认人,在桑萝和沈安怀里还一蹬一蹬朝沈金伸手,尤其阿窈,蹬起来劲儿大得桑萝都有些抱不住,嘴里还能含含糊糊喊叔。

婴语,其实含糊得很,但沈安、沈银、沈金、沈铁齐齐认定那就是叫叔,沈银沈铁见天教的。

估且就当那是个叔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