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上皇
六月,迎接太上皇、楚王、晋王以及诸多战俘的使节队伍终於回到了,那一日,李知瑉亲率着朝廷三品以上文武大臣出城门迎接太上皇归来。
场面浩大,钟鼓齐鸣,龙旗猎猎,李恭和这时候才觉得自己真的已经真正摆脱了那全是泥巴粪土牛马畜生的农奴生活,依稀仿佛又回到了从前那至尊荣光的岁月,他抖了抖身上的黄袍,下了辇车,看到那孽子带着文武百官迎上来行了大礼。
他心中冷笑一声,倒是仍然上前扶起李知瑉,含泪道:「托上天和祖宗之佑,朕今日终能回归故国!」众臣们顿时也大放悲声,一阵惺惺作态之后,才又各自上了车回城,回城后少不得又是一番太庙祭拜,痛哭流涕。
是夜皇宫在武成殿设了大宴,爲太上皇洗尘压惊,楚王、晋王、齐王也都在座,云韶司仙乐飘飘,歌舞升平,几个一同被俘的大臣如严荪等也得以陪宴,人人面上都似有隔世之感,气氛其实是颇有些沉重的,但这几个大臣却也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也算是忠心耿耿陪太上皇西狩了一轮,今上再怎么,看在太上皇面上,总不会特别爲难他们,继续高官是不可能,但乞骸骨归田园,安安分分领一笔养老俸禄回乡还是能达到的。
人人面上含笑,心中各有打算,却听到上头太上皇开口了:「朕上干天咎,失守宗祧,九庙震惊,四海无序,上累於祖宗,下负於黎民,诚赖天地降佑,祖宗庇护,将相竭诚,才得以收服山河,皇儿啊,你须晨兴夕惕,惟省前非才是。」
一时众臣面上都颇有些微妙,要知道这位太上皇,可是实实在在是社稷罪人,引狼入境,懦弱无能,害得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大家顾及他是今上生父的面子,迎回太上皇,宴饮一番,演完今日这出戏,从今往后这位太上皇可就真要退出政治舞台了。这位太上皇若是知趣,就该自己下个罪己诏,安安生生的将天下交给自己实权在握已经登基的嫡长子,然后从此安享天年才是,这时候却真充起大脸来,当着众臣的面,将自己的罪过赖成是天咎,又将收复河山的功劳只说成是祖宗保佑,将相功劳,却完全把真正的功臣,新皇的功劳全然不提,反而让新皇痛改前非,也不知是何道理。说起来,这位皇帝在位二十多年,前边都是东阳公主把持朝政,后期好不容易东阳公主倒了,也幷未见什么建树,完全受制於世族,以至於国事糜烂,军政上又一塌糊涂,决策失误,导致天下失守,怎的好意思还在说教新皇?
李知瑉面上倒是平淡,只是应和,这时候李恭和却又开口了:「朕在青蕃,被贬爲农奴,与畜生爲伍,朝不保夕,饥寒交加,被青蕃横加侮辱之时,也时时静思己过,想着朕究竟是政有所失,还是行有所过,爲何遭了天谴。前思后想,有一日夜里,却梦见父皇与圣后齐齐入我梦来,指责我以庶脉之身,承不起神器之重,以至於黎民天下,被朕牵连,受此天罚!他们还警示我,如今祖宗拖赖,放朕回国,便是给朕弥补的机会,若是仍执迷不悟,则子孙都要受牵连!」
席上倏然一静,众臣们尽皆看向太上皇和皇上,所有人都已惊呆,这位太上皇,这是在青蕃吃了太多苦,疯了吗?这话是什么意思!这话的意思是,他因爲是庶子之身,不配继承皇位,所以遭了天谴,这话若是爲实,那么身爲太上皇嫡长子的新皇,难道也不配继承皇位?
这是在动摇自己亲儿子的帝位啊!
太上皇真的没有疯吗?
席上已经开始窃窃私语起来,上官谦十分不安,起身道:「上皇一路行来,劳累过度,是否下去安歇?」
太上皇却高声道:「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你们不必劝慰朕!朕这些年,果然错了!朕不配这天下之位,因此上天降下天罚,如今朕痛改前非,皇儿!这皇位,还当还於嫡脉一支才是!」他站起来,一振袍袖,却是指着身旁一直木着脸不言不语的楚王李知璧。
鼓乐不知何时已停止,众人哗然,席上已经混乱起来,有臣子起身道:「上皇想是一路辛劳过度,生了谵妄狂语之症,皇上还是立刻传太医,送上皇下去好好诊治才是。」
又有臣子怒道:「这怕是青蕃狗贼的阴谋!想要乱我天下,此人怕已不是上皇,乃是青蕃派人乔装打扮,皇上速速细查,勿要使妖言惑众,动摇我国本!」
李知瑉却面色深沉,不置一眼,仿佛正在指责自己帝位不正的,不是自己亲生父亲一般,甚至还好整以暇地看了看一直木着脸的楚王李知璧,以及他身侧惊讶看着太上皇的晋王李知珂,愤怒的齐王李知璞,仿佛在看一出好戏一般。
直到席上渐渐平定下来,李知瑉才开口:「楚王如何看呢?若楚王也以爲如此,你我年岁相差不大,朕可封你爲皇太弟,百年之后,还位於嫡。」竟是声音平淡,仿佛全然不在意这辛苦打下的天地。
李知璧抬眼看了看群臣,人人面上皆是激愤之情,这些人大多是李知瑉的近臣,打天下的拥趸者,真正支持他的,还有几个?
他起身了,整个人仍然如同从前一般气度从容,只是消瘦许多,犹如一只行走在世间的浮魂,人人瞩目,看着这位昔日的天子骄子。
他开口道:「若天命在我嫡脉一系,如何却使我流离於草莽,受辱於外邦,骨肉逝去,妻儿离丧?」
席间安静得落针可闻,只有太上皇在嘶吼:「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李知璧却淡淡道:「皇伯父一片好心,孤心领了,只是上古有尧舜,传贤不传子,禅位於有德之人,天下有德者居之,孤自觉负於天下,亏欠祖宗,无脸再领神器之重,皇上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力转干坤,重整河山,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实是天命所在,因此众人相从,百姓爱戴,孤愿从此爲臣,肝脑涂地,襄助皇上,若违此誓,世世爲猪狗,不得再爲人。」说完他已掀衣跪下,以头触地,给李知瑉行了臣子大礼:「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席间所有臣子尽皆跪下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