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纳兰对这段牧马生涯,有一阙《浣溪纱》:“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楼。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劳人只合一生休。”
请大家注意这一句:“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陪伴我的只有这箫瑟的马匹,而你(织女,纳兰在自己词中多次以织女喻心上人)却有着自己的牵牛星相伴。原谅我翻译的浅白,这是我的个人理解。不过这句话醋意横飞,令人遐想啊啊啊……
想来纳兰放马之时,正巧琳琅重新宠冠六宫,纳兰得知,捧醋狂饮,所以写了这样一阙词。
掩嘴偷笑,对此词的个人理解纯为博大家一笑,表认真放在心上。
=======================
一边据案大嚼,一边没良心的爬上来。
边吃边讲,扯到哪里算哪里。见有许多看官大人问,特此来做个解释。
太皇太后为什么突然有此举。第一,想必大家都看出来了,她是刚刚知道琳琅跟纳兰的前情。以前她并不知道,前面有提过,她对苏茉尔说的:“这里面必有咱们不知道的缘故”其实这点子事在她老人家眼里并不算什么,她是蒙古族的女子,而且当时清入关未久,在这上头还没那么封建。别说琳琅跟纳兰只是谈过恋爱,就算是琳琅嫁过纳兰,那也没什么大碍,比如她姐姐,赫赫有名的宸妃海兰珠那是嫁过人的,比如她儿媳,赫赫有名的董鄂妃据说也是嫁过人的,在她老人家眼里,应该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比较要命的是皇帝的态度。皇帝这次很沉不住气,水准很失常,后果很严重。(抄冯小刚,哈哈)。所以她认为有必要出手干涉一下。大家也应该看出来了,她并不是真想要琳琅的命。她老人家若是真想,不动声色的暗中小小费点心机,小玄子哪里能知道。可是她并不想,其一,她的目的只是要警告皇帝,所以扔出那条黄绫子起到威慑作用。在此之前她刚刚处决了画珠,所以这个威慑对皇帝来讲是相当起作用的,他本能的会相信她真的会赐死琳琅。看看她跟苏茉尔做的那场好戏,哢哢,还有看官说苏茉尔毫不犹豫去拾黄绫,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其二有前车之鉴。董鄂妃那样惨痛的例子摆在那里,某玄虽然不同于顺治,可是她多少有点心有余悸吧。所以她多少会顾忌一下皇帝的感受,而且事情并没有严重要非要赐死琳琅。她的目的只是要逼某玄看清真相,下个决心。所以里的赐死只是手段,而不是她要的最终。
其三,她现在主要还是防患於未然。某玄的一往情深实质上很令她不安,这种情深发展下去,也许结果是她相当不愿看到的。换作是福全,或是旁人,她绝对不会这样操心了,大不了还笑一声,说爱新觉罗尽出痴情种。可是某玄是皇帝,她寄予相当期望的孙子,当然断不容他去走其父的老路,耽於私情而最终伤心伤身。
在得知纳兰与琳琅的前情后,她试探了皇帝一下,这试探的结果令她十分不满,所以直接来了后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还是达到了她要达到的目的。皇帝允诺忘记琳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