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关于车的反思:真实的师生现状(1 / 2)

上午李安出去买了菜,回来练了琴,十一点开始做饭。

一边切菜一边看老汤直播卖课,今天黄教授没有出镜,只有老汤和一个小助教。

比起半个月前,老汤的嘴皮子溜了许多,已经能够做到手嘴同动,边弹边讲,就差押韵了。

四十五分钟后,一菜一汤两碗饭上桌。

李安还特意摆了盘,就差给桌子上摆个花瓶插只花。

花没有,不过他给小车准备了别的小东西。

经过今天早晨的小事件,李安更加认识到和孩子相处真的是一门学问。

他虽然没有孩子,更没有把一个孩子养大的经历,可他一直以来自认为自己还是非常懂孩子的。

并且在内心中,把自己定义为擅长与孩子沟通的家长。

一直以来在与几个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许多事情也应验了他的想法。

他的确非常擅长处理与孩子相处以及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可能也就是因为这一点,导致他渐渐地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些最根本的东西,孩子本身对于许多问题的看法,以及孩子们的原生性格。

或者说他很多时候一下就能发现问题,随后立马给出一个符合当下情景的解决方案,接着施行,最后搞定。

看似高效简便,可这种做法是不是真的正确

就比如今天早晨,小车问他是不是对其失望这个问题。

李安当时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察觉到小车的真实心理动态,然后他先给了小车内心所需要的肯定,将其情绪引向正面之后,接着再通过举例方式告诉小车如何去摆脱这种情绪。

皆大欢喜,小车去上学的时候笑得很开心。

但是当李安在回顾整件事情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两个重要的点。

两个点都与这件事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可它们在李安看来其中暴露着一些他应该去注意的东西。

第一点,小车今天早晨给他看作业的动机是否正确

当时李安手里拿着小车昨天的作业,听着小车问那样的问题,他的第一反应是安抚小车的情绪。

这种本能的反应来源是他对孩子的疼爱。

可再次回顾这件事情,其本貌或许这样来看才更客观

前天晚上他之所以要看小车的作业,原因是小车提速提得超乎他的想象,尽管当时他听完小车的录音说不够。

不够是距离他的标准,超乎他的想象是进度。

对于小车练琴中的时间与成效比,李安近乎可以做到不用看系统就知道小车大概练了多长时间。

所以小车前天哪里挤出的时间完成了那样的提速

他能想到的只有小车作业很少,或是在学校完成了大部分,或是因为这周的练琴内容压缩了写作业的时间。

于是他让小车把作业拿来看看,他还记得当时小车迟疑了一下,看后确实如他所料,小车牺牲了部分作业时间,对此他也确实露出了不满情绪,虽然只是一点点。

可就是这一点情绪,被孩子敏感地捕捉到了。

然后他昨天忙了一天,就接到了今天早晨的剧情,小车害怕自己失望,给出的弥补措施是认真地完成了昨天的作业,并让自己检查。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他前天没有检查小车的作业,或是说看过之后没有露出不满情绪,是否还会出现今天早晨这一幕。

李安一直在对小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小车也确实扭转了对学习的态度,六下以来,小车一直都在进步。

是什么让小车扭转了态度,李安觉得如果只是因为他的要求,那他确实该反思一下了。

小车不是他的小孩,但在他心里早已胜似他的小孩。

关于学习这件事,李安觉得自己要从长计议了。

为他学,这个不行。

第二点,小车为什么会认为他会失望。

同样的事件还原,小车只不过是一次作业没有做好,并且在李安看来也只是字迹潦草了些。

甚至真的说起来,都上升不到不认真,并且小车还是为了节约时间练琴。

换成其他一些孩子,恐怕会觉得自己既完成了作业,又把琴练好了,要是王小虎,说不定还得洋洋得意一番。

为什么到了小车,会产生他会失望的心理

上午买菜的时候,李安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坐公交车得到路上,他还上网查了查类似的问题。

按道理说,他所有的学生里,他给予最多肯定的孩子就是小车。

无可厚非,小车生活中极其懂事,弹琴方面天赋异禀。

除了天赋,更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几乎所有课余时间小车都扑在钢琴上。

对于这样的孩子,换哪个老师来不把她当成宝贝疙瘩。

不只是他,他身边的哪个知道小车的朋友提起小车不是竖大拇指

魏老师直接把自己的手串当见面礼送给了小车,这足以说明老爷子对小车的肯定。

要说小车到底是别人家的孩子暂住在家里,可陈璇出国之后不止一次和李安提到小车就是他们家的一分子。

大家都很喜欢小车,小车不是不知道。

往往那些在生活中长期得不到关爱和认可的孩子更容易陷入自卑的心理。

顺着这个想法,李安似乎找到了一些新的思考路径。

原生家庭缺失母爱,校园生活缺少正常社交。

这两点足以让大多数孩子产生“我是异类”的情绪,从而发展成自卑心理。

但是很快他就否定了这一线索。

比起状况类似的小虎,小车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可谓是相当完善。

面对挑战

王小虎会先产生一些回避,然后自我加压,最后摆出一副生死大战的模样,害怕失败。

小车则是轻松从容。

面对没有做好的事情

王小虎偶尔会流露出我不在乎这件事。

小车则是重在参与,尽力而为就好。

面对新朋友。

王小虎会先保持距离。

小车则是会主动发出友好的信号。

回顾整个夏令营,可以说小车的种种做法给李安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就说两件事。

第一件,王小虎和卢瀚文刘子歌几人相互闹兴趣不接受的时候,小车已经主动和豆豆挥手让豆豆坐到自己的旁边。

第二件,破冰游戏第二轮中,小车热情积极地参与表演词汇,相反一些女孩都很不好意思做出一些那样的动作。

这两件事可都和钢琴没有任何关系。

能说这样的小车是自卑的吗

显然不能。

既然不是因为自卑心理而产生的惧怕他人失望,那还会因为什么。

最后李安似乎在一段回忆中的对话中找到了答案。

去往燕京的火车途中,师生二人一早聊了许多,在关于蓉城杯的比赛结果上,小车问了他一个问题。

小车问老师,你不希望我得到第一名吗

李安的回答是老师当然希望。

尽管后面他有说但是,可他的第一态度还是肯定了小车的问题。

或许对于他而言这句话不重要,但是对于小车这句话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