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十三章(1 / 2)

黎明之前电视剧,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在年轻人之间引发了一场自来水的追剧轰动。

他们非常爱看白锦瑞跟周婉儿的部分,原因很简单。

余秋导演很喜欢用天气变化来暗示情节,镜头一切到流血牺牲时,不是鹅毛大雪纷纷扬扬下零星血迹,就是天空阴沉、暴雨将至,压抑得让人眼泪无休无止,心口喘不过气来。到了小两口这里,天气基本都是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成了观众们一个能喘口气的地方。

河道上那一场戏,明明没有山盟海誓,白锦瑞口中连一句我爱你都没有,只说了我要陪你一起共度余生,共享生命中的阴晴圆缺、风霜雨雪,一起走过漫长的岁月。

却悄然感动了无数人,他们高呼这就是爱情啊

这才是普普通通世间无数人的爱情啊

很多姑娘也被这场戏感动得要命。

这一日下午,s市英嘉中学,正值下课热闹期间。

无数学生们都教室往外冲,几位女孩也互相微笑着往外走,她们身上穿着纯白的学校制服、一头乌黑如墨的头发披在肩上,富有古典气质。

其中最出众的是一个叫婉馨的少女,她气质恬静美好,她的闺蜜兰月是同一个班里的机灵鬼,两人拥有共同的爱好。

这一天,兰月忽然拉住她说,“婉馨别走,接下来我要说一些话,你要仔细听哦。”

婉馨跟几个女孩一下子停了下来,好奇地凑过来,问道“兰月,你又要念什么”一群姑娘聚拢在一起,成了班级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无数男同学也悄然投去了目光。

在众目睽睽之下,兰月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她抓着婉馨的手道,“婉儿,你可愿意嫁给我”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傻了

兰月深情款款地说“在此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我们就是一对陌生人,可是缘分让我们相遇”

“如果你愿意嫁给我,作为夫妻,余生让我们一起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哇”在无数男同学还在内心震撼激荡时,少女们已经连连惊叹,她们咀嚼着这短短的一句话,心情再度被惊艳,“臭兰月,你敢调戏人这是黎明之前白锦瑞在乌篷船上,对周婉儿说的吧我们可是都看剧了,那水上场景碧波粼粼、细雨绵绵的,俊男美女站在雾气中表白非常美”

“对啊对啊,这句台词一出,当场感动我。”

“以前从没想过,先婚后爱剧能这么甜。”

“我妈妈也在追剧,她说这才真实,在激情褪去后,爱情都是一地鸡毛,只有琐碎的日常,哪有那么多风花雪月。她还说,那些口口声声把爱啊挂在嘴边的男人才不靠谱。”

“可是白锦瑞很浪漫啊,他会包装,他知道余生有很多琐碎的事情,但他会把一切都挖掘成风花雪月”

女孩子们的激烈交谈,吸引了无数人注意力,大家一下子好奇了,什么黎明之前、什么先婚后爱,无数人心痒得抓耳挠腮,好想打探又不好意思,决定放学后去搜搜看。

恰巧了,下一节课是历史课。

戴着黑框眼镜的历史老师走进来,他清了清嗓子,“同学们,正好咱们最近在讲近代史,老师给你们推荐一部电视剧黎明之前,这是一部韵味很浓的历史剧,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加深你们对那个时代的理解,争取下一次月考,历史成绩考高一点。”

学生们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本来一次两次他们记不住,可如果安利的次数多了,那他们即使不看,也彻底记住了这部剧的名字。

这一天放学后,大家都主动回家看电视去了。

电视剧还在播放,这一天,白锦瑞带着周婉儿去了西餐厅。

在那个年代,西餐厅是无数上流人士、富家千金名媛喜欢的场所,墙上挂着不少西洋画,留声机里静静流淌着歌剧,铁皮吊灯暖暖照耀着水晶般的厅堂,身穿黑白制服的服务生在灯下穿梭,一切都繁复奢华,充满罗曼蒂克的氛围。

周婉儿是第一次踏入这种场所,她感到拘谨不安,可渐渐的她放松下来。

因为白锦瑞为她弹奏钢琴,年轻人端坐在那,双手在黑白琴键上跃动,好看得就像一幅油画。

周婉儿道“写诗、弹琴、教书、说英文,你什么都会,我好像什么都不会,我真的配不上你。”

白锦瑞说“这些兴趣爱好,我花二十年才学会的,你到四十岁,我们俩就差不多了。而且也没有什么配得上、配不上的,你会烹饪、刺绣,我也不会,我也要说我配不上你了。”

周婉儿笑了出声,这一夜让她迷上了弹琴这个爱好。

在白锦瑞的熏陶之下,周婉儿的第一个爱好是写作,她开始会用所学的简单词汇开始写故事,第二个爱好则是钢琴,她为这黑白笨重的乐器居然能弹奏出如此美妙的乐章而心生惊叹。

“啊啊啊啊太好嗑了”电视机前,无数人坐在沙发上,看着白锦瑞教周婉儿弹钢琴这一幕,都恨不得连环蹬腿来发泄心中的激动。

为什么为什么明明一点暧昧都没有

可是周婉儿巴着白锦瑞的手臂,说一句“这是我家先生”,白锦瑞用自己第一个月工资,为周婉儿买了一块腕表,下学归家在路边买了一份再便宜不过的糖炒栗子,周婉儿吃栗子,都能让她们嘴角轻而易举地上扬。

更别提白锦瑞教周婉儿弹钢琴了,这对男才女貌无比登对,两人四指连弹,一双手娴熟沉稳,一双更小的属于女子的手稍显笨拙,还时常按错键,可却依然弹出了一篇乐章。

周婉儿写出什么东西,白锦瑞都是第一个,他常常说“很荣幸,我是你第一个读者。”

“你比我班上的学生厉害。”

“你再练两年,咱们可以开始物色编辑部了。”意思是,鼓励周婉儿再学两年,水平就能到报社书刊去投稿了。

啊啊啊啊这个男人太会说话了我要是周婉儿,这辈子都不会放弃写作了

很多媒体营销号也站了出来。

我完全忘记了,一开始心跳回忆是怎么跟黎明之前强行对比,非要说的话,是这两部都有爱情戏

有人说,白锦瑞心有所属、在感情上不够专一,他在白玫瑰跟身边的蚊子血纠结过,比起第一次恋爱就是初恋、深情专一的陈墨砚实在差远了小编要持否定意见白锦瑞就是民国时期第一好男人,谁赞成谁反对

好了,插科打诨的篇章就到这里。

那些强行cue两部剧稿子给了小编灵感,这期稿子主要是想“对比”,在小编看来,心跳回忆女主的平凡女孩邂逅高冷男神,用自己的笨拙可爱迷倒大众情人,这种爱情看上去很甜,实际上是一种不太切合实际的幻想。

因为是校园甜宠剧,女主角拥有幸福、运气,就是一场甜蜜的爱情童话。

反观黎明之前,陌生尴尬的一对男女被摁头在了一起,差距甚大,像不像屏幕前被摁头相亲、努力学会先婚后爱的你们白锦瑞跟周婉儿在熟悉中互相成长、包容,努力学习匹配上对方,他们的幸福是自己努力来的,是一场互相奔赴的现实,属于成年人的爱情

而且小编要吐槽一句,心跳回忆苏洵安演的陈墨砚算什么好男人,别来碰瓷我们白锦瑞了行不行

白锦瑞提过一句,“周婉儿四十岁,他们两人就差不多了”,一度让无数观众期待起白头到老他们相信,这场始于包办婚姻的爱情,最终一定会有一个美好圆满的结局

可是渐渐的,随着剧情发展,他们脸上的笑容也开始逐渐消失

因为女学生林燕君死了,她失去了爱情后,她献身伟大而英勇的事业,她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发出时代的呐喊,最后死于枪声。她的死轰轰烈烈,掀起了一场蝴蝶般的连锁反应,y省的无数烈士被肃清,先是白大哥死了,接着是白二哥遭遇到了严刑逼供,他宁死不屈被杀了,白家三子白锦瑞自然也无法幸免

白锦瑞人缘甚好,无数人想保护他,但他身穿一袭白色长褂,欣然赴死。

最终一袭白长褂染血,镜头上是一片温热的血泊,一朵白山茶静静倒在血泊中。

白家满门忠烈啊啊啊我哭死了

原著党已经哭死了,明明这场包办婚姻已经改掉了,为什么白锦瑞还是逃不了一死

因为那个时代,总有人需要流血牺牲。这世间哪有什么多岁月静好,那是因为一直以来,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正坐在电视机前,我爸爸一个铁血铮铮、身高八尺的汉子,他转过头哭了,我也哭了

那一年白锦瑞三十五岁,他跟周婉儿育有一子一女,丈夫的死,让周婉儿痛哭流涕、泣不成声,这个男人唯一渣的地方,可能是他没有实现四十岁的诺言。

他最终在“苟且偷生保小家”与“舍生取义为大家”中,选择了大家。

白锦瑞就此在引发全网飙泪后,他的戏份杀青了。

可他的影响力一直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