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节 风雨之后(2 / 2)

只一天一夜的工夫,戍堡外方圆十里的树木都被砍伐一空,突厥营地似乎变成了一个大工地,那些突厥人开始就地加工攻城器械…”然而,这并不是最为恐怖的,大队大队的突厥战士从北面开拔过来,兵力大约在三、四万之间,在戍堡面对的广阔丘陵地带遍设营地,连营数十里,旌旗如山,刀枪如林,铺天盖地般的气势让守军们有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为了防止官兵突袭,突厥人派兵轮番在阵前守卫,各种攻坚器械陆续制出,小婉站在城头手持望远镜,看得心痛不已,虽然这个时期的水土流失不似后来那般严重,但突厥人这般砍代,恐怕这一带的植被十年之内难得恢复元气。

戍堡地处高岭,易守难攻,敌兵攻堡必然要向山上走,先前骑兵弓射就已经十分困难,现在即便再制造出大量的攻城器械,也很不容易展开阵型攻击。当然,有一利也必有一弊,虽然在防守上戍堡占了地利和器利,但由於孤立无援,也很容易让敌人轻易封锁和集中力量猛攻,幸好后方地势险要,不虞被围攻,但同样因为这个原因,堡里的人也无法利用后山撤退。

“这些突厥人怎么知道这样攻城器械的?…”小婉看着敌营有此不解。

根据她的知识储备,突厥人一般甚少攻城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骑兵在攻城时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却是因为草原人不擅长制作攻城器械,但现在看来,突然人已经开始多兵种发展,并不仅仅是骑兵,而且也能够制作出精巧的攻城器械就像那挡箭运兵车,以四轮移动,状如可活动的小房屋,人字顶部为巨木所制,蒙上生牛皮,不易燃烧,其下可隐藏兵率数十人,当撞车撞开城门或城墙,挡箭运兵车所藏的兵卒便可蜂拥而入。

“这个你就有所不知了,说起来还是焰帝那老小子造的孽……”

程铁牛却是知道其中的典故。自汉朝以来,除了生铁、盐等物品禁与少数民族交易之外,各种工匠更是严令不准与西域交流,目的就是严防中原的打造技术等传出塞外。但自隋末以来,朝政糜烂,义军纷涌,工匠多有失散。突厥人处心积虑,或以重金相诱,或者掳掠,有不少工匠落在他们手里,像这种制造攻城器械的技术被他们掌握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地狱火能不能烧毁那种挡箭运兵车?”程铁牛又看着那些器械发问。

“那些牛皮的表面好像都做边防火处理,但它不可能完全进行防火处理……”小婉不以为意地说道。

“嫂子,你的意思是?…”程铁牛有此不明白。

“我们带的地狱火有两种,可以用竹箭将那些地狱火粉末洒在地上,然后以投石车发射水罐,火势可以由下而上,照样可以烧得通透。”,小婉说道。

“虽然如此,但突厥人一旦发动攻击,必将是雷霆万钩之势,昼夜不息,直到我们崩溃为止……”周围的兵率都距离甚远,程铁牛在小婉面前,没有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也不要想得过於悲观,突厥人想攻占戍堡,难度要比他们想象的大得多,最终溃散还不知道是谁呢。…”小婉的语气丝毫不见沮丧。据她所知,李世民在派兵大破突厥之前,在泾州与突厥有过一战,当时是胜了的,就是那一阵,不仅打破了突厥铁骑无敌的神话,也竖立了大唐军民战胜突厥人的信心,同时也是让草原各族开始有勇气反抗突厥人的统治。

该来的总是要来,随着苍劲激昂的号角声,五队突厥战士像五条长龙般向戍堡而来,每队至少两千人,前面有盾车、虾蟆车、撞城车、挡箭运兵车……各种攻城器械齐上,看来是势在必得。

堡墙上响起了战鼓声,官兵们在各自军官的带领下纷纷冲了出来,经过整训的青壮也开始行动,将滚木擂石撤上城头,投石机也做好了发射的准备。

虽然雨势已经大为减弱,不过老天爷仍是余兴未消,毛毛细雨下个不停,天上的乌云虽然消去,但空中依然是灰蒙蒙的一片,整个战场被笼罩在如烟如雾的细雨中。

“嫂子,你说他们怎么就不怕我们再度释放地狱火?…”程铁牛问道。

“一是他们不认为我们有无穷无尽的地狱火可以施放。另一方面是他们没时间等下去, 突厥人擅长的作战方式是以战养战,他们进入中原之后,就是依靠到处劫掠补充军震。但这一次他们恐怕要撞到铁板上了,所有的民间粮食都被官府下令坚壁清野,而且地里的庄稼早已经抢收了,突厥人可以说是颗粒未得,如果连喂马的草料可能都成问题,再不得补充,他们能不能安全撤军都是问题。”,小婉分析道。

“那他们何不一方面围困我们,另一方面攻掠其它地方呢?…”旁边的紫鹃奇怪地问道。

官兵的战斗力都是休现在防御武器上,一共八百余人,就算是加上青壮也不过两千人,只要突厥兵留下五千人,戍堡的官兵就不敢离堡追击。所以从正常角度来看,好像又有些其它的东西,却一时理不出头绪来。

“这你就不清楚了。…”

程铁牛在旁边接话说道:“首先是安全问题,戍堡不拿下,就像是一根梗在嗓子里的鱼骨,让人难受得紧,不解决,突厥人就不敢放心深入:其次就是信任问题,即便是突厥人内部,对於战利品的分配也有诸多的不同,而且这也涉及到实力的问题,没有谁会主动揽下这个工作,所以他们只能够尽可能快地将戍堡拿下。”,

紫鹃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就被小婉赶下堡墙。

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